每天学习一个成语——宋玉东墙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2:36    点击次数:134
有些心动注定只能停留在“也许”的阶段。就像战国时期的宋玉,明明与东邻之女只有一墙之隔,却终其一生只留下三句描写。原来最刻骨铭美的,往往是那些未曾发生的开始。

图片

一、宋玉东墙释义宋玉: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辞赋家,相传是屈原的弟子,以才华和容貌著称。东墙:东边的墙垣。宋玉东墙(sòng yù dōng qiáng):字面指宋玉东邻女子所倚的墙垣。代指貌美多情、令人倾慕的女子。二、宋玉东墙出处及背景出处:这个成语源自战国·楚·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。文中宋玉为了证明自己并非“好色”,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:“天下之佳人,莫若楚国;楚国之丽者,莫若臣里;臣里之美者,莫若臣东家之子。……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,至今未许也。”成语典故:宋玉才貌双全,因此常被同僚诋毁。楚王问他:“先生为何总招人非议?莫非行为有何不检点之处?”宋玉没有直接辩解,而是给楚王讲了一个故事:他说,天下最美的女子,就住在我家东边。她“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;著粉则太白,施朱则太赤”,容貌恰到好处,完美无瑕。这样一位绝色美人,常常登上我东院的那段矮墙,偷偷窥视我,整整三年,对我表达了深深的情愫。讲到这里,楚王问:“既然如此,你为何不接受她?”宋玉答:“但我至今没有答应她。请您对比一下,另一位登徒子,他的妻子蓬头垢面、耳朵挛缩、嘴唇外翻,丑陋无比,而登徒子却与她生了五个孩子。请问大王,究竟谁才是好色之徒呢?”宋玉用这个比喻巧妙地反驳了诋毁,而“东家之子”和“东墙”也因此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经典意象,象征着极致的、却可望而不可即的美。三、宋玉东墙用法结构:偏正式成语(“宋玉”修饰“东墙”,特指这个典故中的墙)。感情色彩:褒义词,带有文学美感与古典韵味。语法功能:多作宾语、主语。适用语境:1.常用于古典、文雅的语境中,代指令人倾慕的美丽女子。2.现代可用于戏谑或文艺地形容心目中爱慕的对象。例句:1.他终日思念,那日的惊鸿一瞥,仿佛见到了宋玉东墙,从此再难相忘。2.你这般单相思,莫非是遇见了你命中的宋玉东墙?四、宋玉东墙近反义词近义词:东家之子、倾国倾城、国色天香、窈窕淑女反义词:其貌不扬、无盐之貌(形容女子貌丑)五、宋玉东墙学习感悟墙头的惊鸿一瞥,三年的默默窥视,这种未曾得到、未曾沾染世俗尘埃的状态,将美凝固在了最理想的瞬间。这很像我们现代人所说的“白月光”或“女神”,她之所以完美,恰恰因为存在于想象和距离之中。一旦走下墙头,踏入凡尘,或许也就失去了那层朦胧的光晕。俗话说“距离产生美”,美,有时需要一份克制和距离去欣赏。无论是追求理想、爱慕一个人还是欣赏一件艺术品,不一定非要占有。学会保持一份审美的距离,懂得欣赏那种“可望而不可即”的意境,本身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。在生命中有些美好,就像宋玉东墙的那位女子,远远地看着,让她成为激励你变得更好的一个念想,或许比苦苦追求直至幻灭,要更有诗意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